教授Brief Introduction

教授
首页  >  old  >  师资  >  教师员工  >  生物化学教研室  >  教授  >  正文
刘主
时间:2018-03-16

教育、工作背景:

2018-至今:华中农业大学,金沙9001cc 以诚为本|欢迎您,教授

2017-2018:中国科学院,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,助理研究员

2014-2017:浙江大学,医学院基础医学系,博士后

2009-2014:中国科学院,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,生物物理专业,博士

2005-2009:武汉大学,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,化学生物学专业,学士

研究方向

“生命在于运动”,实验致力于从动态学的角度理解蛋白质的功能、生命的规律;通过开发、整合运用多种生物物理化学手段,包括单分子荧光(smFRET,FLIM-FRET)、核磁共振(NMR)、小角X光散射(SAXS)、化学交联质谱(CXMS)等技术,在体外和细胞水平研究蛋白质的动态结构、动态互作、及其执行功能时结构动态变化的生物物理过程;主要研究方向有:

1)蛋白质动态学研究方法的开发

2)细胞信号传导中蛋白质的动态结构、相互转换、靶标识别

研究生招生专业:

招收生物化学,生物物理,细胞生物学,化学生物学,生物医学工程等背景的硕士、博士研究生。

同时招收相关专业的博士后2-3名,欢迎有志之士加盟,一起努力。

有意者可发email直接联系。

代表性研究成果:

1.Liu Z#, Gong Z#, Cao Y, Ding YH, Dong MQ, Lu YB, Zhang WP, Tang C.Characterizing Protein Dynamics with Integrative Use of Bulk and Single-Molecule Techniques.Biochemistry-Us(2017),doi: 10.1021/acs.biochem.7b00817.

2.Dong X#,Gong Z#,Qin LY, Ran ML,Zhang CL,Liu K,Liu Z*,Zhang WP*,Tang C*.Ubiquitin S65 phosphorylation engenders a pH-sensitive conformational switch.ProcNatl Acad Sci USA(2017), 114(26):6770-6775.

3.Liu Z, Gong Z, Dong X and Tang C. Transient protein-protein interactions visualized by solution NMR.BBA Proteins and Proteomics(2016), 1864(1):115-122.

4.Liu Z, Gong Z, Jiang WX, Yang J, Zhu WK, Guo DC, Zhang WP, Liu ML*andTang C*. Lys63-linked ubiquitin chain adopts multiple conformational states for specific target recognition.Elife(2015), 4:e05767.

5.Liu Z, Gong Z, Guo DC, Zhang WP and Tang C. Subtle dynamics of holo glutamine binding protein revealed with a rigid paramagnetic probe.Biochemistry-Us(2014), 53(9):1403-1409.

6.Liu Z, Zhang WP, Xing Q, Ren XF, Liu ML*and Tang C*. Noncovalent dimerization of ubiquitin.Angew Chem Int Ed(2012), 51, 469-472(hot paper).

联系方式:

Email: liuzhu@mail.hzau.edu.cn

办公地点:第二综合楼A109

中国·湖北·武汉 南湖狮子山街一号430070 Tel:+86-27-87282101 E-mail:bio@mail.hzau.edu.cn

CopyRight©2001-2010华中农业大学金沙9001cc 以诚为本|欢迎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现代教育技术中心